6 月 10 日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竞技体育项目首枚金牌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诞生。上海 U16 女足凭借成宛迪在第 77 分钟的点球破门,以 1:0 力克东道主广东队,历史性地摘得全运会首个 U16 女足冠军。这场比赛吸引了 20186 名观众现场助威,创下国内同年龄段女足赛事最高上座纪录。
一、巅峰对决:技术流与东道主气势的较量
作为全运会历史上首次设立的 U16 女足项目,决赛双方上海队与广东队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战术风格。上海队延续了 “小、快、灵” 的技术传统,通过细腻的地面传控掌控比赛节奏,而广东队则依托主场优势和顽强斗志,多次发动闪电反击。
上半场,广东队队长叶欣怡领衔的进攻线频频施压,但其招牌式的边路突破和中路包抄均被上海队防线化解,半场以 0:0 战平。易边后,上海队逐渐占据主动,第 75 分钟,蔡鑫林突破制造点球,成宛迪一蹴而就,将比分改写为 1:0。此后广东队全线压上,但上海队门将高接低挡,最终将优势保持到终场。
二、夺冠密码:上海青训的 “根系工程”
上海队的胜利背后,是长达三年的系统备战。2022 年组建的这支队伍,汇聚了上海 13 家青训基地的精英,依托东方绿舟基地的 “训科医管” 一体化体系,形成了科学的训练模式。普陀区 “小学 - 中学 - 高中” 的梯队培养尤为突出,22 人阵容中有 11 人出自该区,包括制造点球的蔡鑫林。
主教练王慧丽曾是上海女足名将,她将职业经验融入执教,带领队伍在全国锦标赛、学青会等赛事中屡创佳绩。青训总监马良行的长期跟队指导,更为球队注入了战术智慧。这种 “根系培育” 模式,让上海女足连续六届全运会在青少年组别站上领奖台。
三、虽败犹荣:广东女足的逆袭之路
广东队虽未能在家门口夺冠,但其表现同样令人动容。这支以深圳园山实验学校为班底的队伍,赛前并不被看好,却以五战全胜的战绩强势晋级决赛。半决赛对阵江苏队时,叶欣怡在加时赛读秒阶段头球绝杀,堪称经典。
教练李映静推行的 “体教融合” 模式功不可没。队员们在训练之余坚持文化课学习,甚至在比赛间隙组织线上自习,实现了竞技成绩与学业发展的双赢。决赛中,前锋张雨涵三次突破制造杀机,门将李悦多次神扑化解险情,展现出顽强斗志。
贝斯特官网入口四、历史意义:中国女足的青春力量
这场比赛不仅是竞技实力的比拼,更标志着中国女足青训的新突破。U16 女足首次纳入全运会,为年轻球员提供了更高舞台,12 支参赛队伍在 6 天内奉献 34 场精彩对决,充分展现了女足运动的发展潜力。
上海队夺冠后,广州市委副秘书长专程到机场送行,广州白云机场悬挂祝贺标语,体现了东道主的大度与体育精神。正如广东男篮主帅杜锋所言:“女足姑娘们的拼劲,让全国球迷感受到了快乐。” 这场比赛的热度,或将进一步推动女足运动在校园和社会层面的普及。
赛后,上海队队员成宛迪表示:“希望未来能穿上国家队战袍。” 而广东队队长王晓彤则说:“银牌是下一次冲锋的号角。” 两支年轻队伍的成长轨迹,正书写着中国女足的未来篇章。
